4 student projects under Guidance of Associate Prof. Chen Yan Ting awarded at the 2020 Red Dot Award: Design Concapt

【競賽名稱】: Red Dot Award: Design Concept 德國紅點設計獎-設計概念獎 【主辦單位】: Design Zentrum Nordrhein Westfalen, Essen, Germany 【競賽主旨】: 德國紅點設計獎是當今全球規模最大、最有影響力的設計競賽之一,起源可追溯到1955年。德國紅點設計獎分為:「紅點設計獎-產品設計獎」、「紅點設計獎-傳達設計獎」及「紅點設計獎-設計概念獎」。紅點設計概念大獎於2005年創立。本設計獎認識到需要發現並表彰新的設計概念和創新成果,它們是應對當今設計挑戰,成為明日傑出產品的先驅。我們堅信,對於設計概念必須從其設計特質出發、不帶任何偏見地進行評價。以此為基礎,本獎創建了一個無與倫比的平台,廣納從公司企業到設計專業學生等各界人士的參賽作品。…

Students Awarded at New York Art Directors Club Annual Awards under guidance of Associate Prof. Chen Yan Ting and Assistant Prof. Chiang Tzu Wei

【競賽名稱】: New York Art Directors Club Annual Awards 【主辦單位】: THE ONE CLBU FOR CREATIVITY 【競賽主旨】: The…

Student of Associate Prof. Chen Yan Ting awarded at 2020美國傳達藝術年度設計及廣告獎

【競賽名稱】: Communication Arts 美國傳達藝術年度設計及廣告獎 【主辦單位】: Communication Arts, California, USA 【競賽主旨】: 美國傳達藝術年度設計及廣告獎自1959年起由Communication Arts, California, USA創辦以來,每屆皆邀請世界各地優秀又有潛力的設計師及創意人一同參賽。傳達藝術獎將所有得獎作品都會刊登於十一月份出版的專刊內,以此獲得認證且被選為最好的視覺傳達作品,並銷售於全世界,能使參賽者的作品名揚國際。此項競賽也是全球設計界年度重要比賽之一。傳達藝術共有六個參賽類別,隨著獲獎作品線上出版、藝術創意總監、平面設計師、網頁設計師、撰稿人、攝影師和插畫家在這個比賽優先被全世界和潛在客戶發掘。 參賽學生:蔡偉群 指導教授:陳彥廷副教授…

Let the Earth breath! 3 NTUST projects awarded iF Design Talent Award

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導致愈來愈多生態環境問題,台科大建築系學生設計幫助珊瑚復育的「珊瑚共生復育系統」、乾旱地區建築牆面集水裝置「仿生呼吸帷幕」、有助河道防洪的「生態補丁」,3件作品獲有「設計屆奧斯卡」之稱的德國iF設計新秀獎(2020 iF Design Talent Award)Winner獎肯定。 德國iF設計新秀獎專為學生設立,也是全球專為年輕設計師舉辦的設計獎項中,最具影響力的競賽之一。今年競賽依據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作為參賽主題。 台科大校長廖慶榮表示,台科大學生積極關心公共議題,透過創新設計解決人們生活需求,同時友善地球環境;為求作品的可行性,還透過建模模擬實際情形,兼具實務性與創意。 獲獎作品「珊瑚共生復育系統(RE-HABITAT)」是模組化的珊瑚與共生藻修復系統,由台科大建築所學生謝宗穎、黃宣庭共同設計,概念是重新利用死掉的珊瑚咕咾石,做成可自由組裝的珊瑚生態廊道,不受海底地形影響,讓珊瑚與藻類共生,幫助珊瑚復育。 謝宗穎表示,珊瑚白化問題相當嚴重,尤其藻類對海水溫度敏感,海水溫度上升會使藻類離開,進而造成珊瑚白化。「珊瑚共生復育系統」可以讓藻類附著,延長珊瑚跟藻類的共生時間。 另一獲獎作品「仿生呼吸帷幕(Architexture)」是台科大建築系龔照峻、蔡沛淇為乾旱地區設計可集水的建築表皮,靈感來自仙人掌等乾旱地帶植物的葉子,利用環境日夜溫差大、清晨易起霧的特點,透過建築表皮的網狀結構讓水份附著表面,再沿著帷幕往下匯集,轉化為生活用水。 龔照峻表示,作品模仿植物行為應用在產品上,透過數位建模轉化植物葉子造型為建築表皮,前期投入許多時間研究植物與氣候,期待可應用在美洲、非洲、澳洲等乾旱地區,用簡單的方式提供乾淨用水。 「生態補丁(Ecological Band-Aid)」由台科大建築系葉芷婷設計,以自然土壤及植栽取代人工河堤,可順著河川流動停留在河道的侵蝕面,像補丁一般填補河道,不但可以自然修復河道,還可增加生物棲息地。 (旺報 )

Student wins 3rd at eVolo under guidance of Assistance Prof. Chiang Tzu Wei

競圖名稱:eVolo摩天大樓設計競圖 競圖主旨:eVolo摩天大樓設計競圖自2006年第一屆開始,至今已15年歷史,參加者不限身分包括全球各地的建築師,學生,工程師,設計師和藝術家等。通過競圖的發想以實現新穎技術,材料,程序,美學和空間組織來重新定義摩天大樓設計的創意;及有關全球性,在地性,適應性和議題性的研究來探討摩天大樓與自然界,摩天大樓與社區,以及摩天大樓與城市之間關係的反思。據統計平均每年來自世界各國的提案超過500件,為世界上最負盛名的高層建築獎項之一。 參賽者:Charles Tzu Wei Chiang, Alejandro Moreno Guerrero 指導教授:江梓瑋助理教授 獲得名次:第三名 作品名稱:COASTAL BREAKWATER COMMUNITY 作品連結:http://www.evolo.us/coast-breakwater-vertical-community-in-senegal-for-rising-sea-levels/ 設計概念:…

Students of Associate Prof. Chen Yan Ting awarded at 2020 iF Design Talent Award

【競賽名稱】: iF Design Talent Award_01 2020 【主辦單位】: iF Design Foundation, Germany 【競賽主旨】: First awarded in 1953,…

Students awarded 1st at 第一屆東森盃捷運站設計策展大賽 under guidance of Associate Prof. Chen Yan Ting and Assistant Prof. Chiang Tzu Wei

競賽名稱 : 第一屆東森盃捷運站設計策展大賽 主辦單位 : 東森新聞,世新大學,政治大學,台灣藝術大學,輔仁大學,實踐大學   參賽學生:陳志綸、林佳儀、郭佩昀、李沛駿 指導教授:陳彥廷、江梓瑋 獲得名次:專業組第一名 作品名稱:BOTTLATION 作品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lv8VqMTq6g 設計概念:近年來瓶裝飲料的便利性,讓寶特瓶變得唾手可得,儘管寶特瓶可以回收,卻沒辦法完全的被分解,而大多數被不正確丟棄的寶特瓶,則流入海洋成為了污染,這些塑料不僅造成生物死亡,亦破壞了環境,對生態引發了不容小覷的影響。海洋雖然看似遙遠,卻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以都市中熙來攘往的捷運站為聚集地,召集全民一起參與,給予寶特瓶新的意義,成為不朽的作品,同時去反思海洋生態的重要與塑膠減量的可能性 企劃說明: 此企劃分為兩個階段,在第一個「回收計畫」中,在捷運站出口設置裝置藝術,讓全民參與吸引大眾目光且產生好奇,讓人群與藝術互動,使民眾在藝術創造的過程中,開始產生對環保的興趣和參與感。第二階段為「重生」,經過一個月的收集後,將其製作成具有地標性的裝置藝術,用寶特瓶排列出以海浪為意象的曲面,打造出一個以海洋環保為主的永續性裝置。並且利用捷運站內的風,讓寶特瓶在相互撞擊後產生彷彿海浪的拍打聲,也結合手機APP,連結燈光設計達到互動的目的,讓大眾將目光移至天花板,藉此喚起大眾對於海洋生態的關心與重視,反思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Students of Prof. Juan Yi-Kai awarded at「大專生智慧生活科技競賽」3D WEB category

【競賽名稱】 : 2019第一屆大專生智慧生活科技競賽 【主辦單位】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競賽主旨】 : 為因應5G時代來臨,3D Web及智慧生活應用將成主流,特以3D網頁、教學、遊戲等設計及智慧生活創意主軸,配合商業模式,激發創業企劃。競賽分為3D web科技組及智慧生活組。3D web組需呈現3D技術於網頁、教學、遊戲作品中,工具不拘。智慧生活組需呈現創意創新應用對社會生活水準提升。 【參賽學生】:紀昊昀、潘建廷、段宗翰、王寶成、林芷柔、高健斌、王齊 【指導教授】:阮怡凱教授 【獲得獎項】:一等獎 【團隊名稱】:Swirl…

Student of Prof. Juan Yi-Kai participates in 2019「NTUST Startups Silicon Valley Incubation Program」and goes to Silicon Valley

【計畫名稱】: 2019「NTUST Startups Silicon Valley Incubation Program」 【承辦單位】: 台灣科技大學產學營運處創新育成中心 【計畫主旨】 : 為鼓勵師生創新創業,更希望創業團隊能與國際接軌,與不同的創業家交 流,感受矽谷及美國文化,將這些創新思維帶回台灣。由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以 下簡稱本校)結合校友資源,於美國矽谷成立臺科大矽谷中心,並推動『國立臺 灣科技大學選拔校園衍生創業團隊赴矽谷計畫』。 冀盼藉由本計畫徵選出具有國際市場發展潛力的校園衍生團隊,前往美國矽谷及其他地區,結合校友資源,在美接受培訓、透過企業進行實習參訪,促進本校創業團隊與全球各地的創業家交流,進行創業分享和傳承,鏈結接觸新興產業的投資人,積極與有成功創業經驗的企業家導師進行交流等方式,協助創業團隊發展國際市場,成功結合矽谷資源,有效促進國際創新創業之發展。…

Students of Prof. Juan Yi-Kai awarded at 「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港澳台賽」

【競賽名稱】: 第八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港澳台賽」 【主辦單位】: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廣東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廣東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佛山市人民政府 【競賽主旨】 : 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港澳臺賽(簡稱“大賽”)作為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向外延伸推廣的重要獨立賽事,由國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廣東省科技廳、廣東省臺灣事務辦公室等聯合主辦,在相關承辦、協辦、合作單位及園區、高校、服務機構、投資機構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賽事規模和影響力逐年提升。 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港澳臺賽作為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向外延伸的重要專業賽事和重要組成部分,於2014年設立並落地廣東。經過五年的成功持續舉辦,港澳臺賽彙聚了粵港澳臺2400多個創新創業項目,幫扶近1200支港澳臺團隊親赴廣東考察市場,拉動銀行及社會投資20多億元,聯合粵港澳臺70多家創業服務機構、產業園區和孵化器,170多家社會投資機構服務大賽專案,逐步構建了一個覆蓋粵港澳臺的創新賽事平臺。大賽舉辦五屆以來,具不完全統計已有近200個港澳臺專案落地佛山、廣州、深圳、東莞、惠州等地。 (一)大賽帶動兩岸創業青年的交流合作,積極引導創業項目落地廣東省。 (二)大賽積極整合兩岸科技服務資源搭建兩岸創業生態圈 (三)賽事突破創新引入行業大企業創新資源,構建產業創新孵化鏈。 【參賽學生】: 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 紀昊昀、潘建廷、王寶成、林芷柔 臺灣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 王齊 【指導教授】:建築研究所 阮怡凱 教授…

Students of Prof. Juan Yi-Kai awarded at 2019「FITI創新創業激勵計畫」

【競賽名稱】: 2019年「FITI創新創業激勵計畫」 【指導單位】: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中部科學園區、社團法人中華創業育成協會 【主辦單位】: 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 【競賽主旨】 : 為振興我國科技發展與經濟成長之動力,依據民國101年第九次全國科技會議決議,「創新創業激勵計畫」(下稱本計畫)於102年3月正式啟動,由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下稱主辦單位)執行,以落實創新成果產業化之激勵政策,推動我國創新創業風潮。計畫內容包含辦理創新創業團隊選拔並鏈結國內外創業輔導資源,鼓勵青年學子科技創業,進而帶動國內創新創業風潮,創造社會價值。 【參賽學生】: 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 潘建廷、紀昊昀、王寶成、林芷柔 臺灣科技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 王齊 【指導教授】:建築研究所 阮怡凱 教授 【獲得獎項】:入圍…

Students of Prof. Juan Yi-Kai awarded at 2019「TIC100社會創業競賽」

【競賽名稱】: 2019年「TIC100社會創業競賽」 【指導單位】: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中部科學園區、社團法人中華創業育成協會 【主辦單位】: 台灣社會企業創新創業學會 【競賽主旨】 : TiC100社會創新創業競賽在於將社會問題的解決與創業行動結合,透過有志夥伴提出創新構想與解決辦法。2015年~2018年以社區及社會議題為主題,四年下來在校園及社會播下了4百多隊社會創業種子,在社區與社會中開展了環保、社區發展、教育、農業、食物、觀光、銀髮、健康與醫療等22項關注議題。團隊透過平台建置、活動設計、空間設計及產品研發等方法實踐社會創業計畫。 2019年TiC100社會創業競賽將以《社會創新實踐家》為主題,以引領社會行動、促進社會改變- Social Action、Social Change為願景,帶領參賽團隊落實社會創業實務的經營管理。從參賽團隊提出的社會(區)創業計畫選拔出有潛力的社會創業團隊,提供支持資源,如社會設計、財務規劃、行銷技術、經營管理、資源運用等項目支持社區及社會議題團隊朝持續經營及連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方向前進。透過育成工作坊進行團隊橫向交流,與企業與政府之育成系 統匯集為社會創業網絡,進而擴大社會影響力。 【參賽學生】: 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 潘建廷、紀昊昀、王寶成、林芷柔…